首页社科普及海南自贸港大讲坛

肖耿:国际变局下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挑战与机遇

来源:时间:2023-07-04 10:58
   7月2日上午,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指导,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主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大讲坛2023年第11讲(总第525讲)在省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实践教授及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作题为《国际变局下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挑战与机遇》的专题报告。海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省社科院副院长张君玉主持报告会。报告会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到现场参加学习,约6.6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观看。

  中国的双循环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会,肖耿结合研究成果,运用丰富的知识,深度的洞见和广阔的视野,主要从双总部衔接双循环,以制度性开放释放跨境运作企业高质量发展潜力为主线为大家讲述了双循环双体系衔接面临的挑战、解决方案。

  他指出,畅通国内大循环,首先要打破国内市场上存在的各种显性隐性障碍,还要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与消费持续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保证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积极参与双边、区域与全球性多边合作。从货币金融领域看双循环,内循环的关键是做大做强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上海在岸国际金融中心,外循环的关键是防范美元体系被滥用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升竞争力的秘诀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中国需要避免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气候变化陷阱这四大陷阱。”肖耿说,香港作为中国外循环平台需要大幅度扩容并与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及内地自贸区衔接融合来提升竞争力与亲和力;要重新认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优势与定位,以货币监管功能来界定内外循环及双循环衔接带;香港是内外循环的超级联系人枢纽,香港是中国、亚洲及世界顶尖的离岸自由贸易港与离岸国际金融中心,要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枢纽作用,需要扩容香港离岸贸易金融生态体系,提高服务的规模、质量、与效率;全球对中国外循环(香港离岸与跨境)服务的需求有增无减;中国的双循环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应对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激活双循环衔接带企业创新动能与产业发展潜能。

  肖耿分析认为,企业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系统性挑战与障碍。一是企业科技创新失败率高。需要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来分散并吸收风险。香港IPO市场在离岸市场有极大优势,但企业在离岸市场上市后其实际运作主要发生在内地在岸市场。二是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高。需要激发企业家冒险精神去试错找到市场,香港营商环境(资本主义制度+普通法)非常适合企业家,但消费和政府需求主要在内地。三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科技人才和企业家是关键,如何合作吸引优秀青年、企业家回流大湾区?人和家庭的需求包括生活方式、营商环境、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考虑。


  优先建立企业跨境双总部运作机制

  肖耿表示,香港和内地城市需要在双循环衔接带大格局下深度合作、互补短板,并释放生产力、竞争力、亲和力;跨双循环的衔接与联通是一个系统性挑战。

  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双循环衔接带的关键是生产要素需跨境畅通流动,特别企业跨境配置要素资源的效率;可以建立企业跨双循环设立双总部机制,注册第一总部+跨境营运第二总部。

  为什么需要建立企业跨双循环设立双总部机制?肖耿从三方面作出回答,一是解决跨双循环合作深层次瓶颈与问题。目前的几个两地合作平台主要是做基础设施、房地产、优惠政策,却没有解决大量企业需要跨境、跨双体系运作的现实问题,增加了政府的压力、工作量及财政负担,但并没有显著提升企业的盈利、就业、税收。

  二是建立跨双循环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个机制的关键是深港共享一些合格的也是最优秀最重要的企业、企业内人才、企业的税收和GDP,而且适用于各行各业、各个试验区,真正将深港合作升级到互补双赢捆绑式共同发展伙伴关系,更符合底层跨境经济活动营运逻辑,而且可控、可按市场需要扩容、将大幅度减少目前地方竞争性招商引资的成本与障碍。

  三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活企业跨双循环创新动能与产业发展潜能。让企业去选择其需要的运作环境与地点,政府则帮助协调、监督、备案它们合理的跨境要素流动,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企业有了香港总部,就获得了香港更国际化、市场化、开放的营商环境。有了深圳总部,就获得了内地巨大腹地和发展空间。


  推动跨双循环衔接带城市深度合作协同发展

  肖耿认为,深港深度合作虚拟片区与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对香港、深圳、大湾区、海南等地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是帮助香港作为国家外循环平台扩容,为香港提供有效的虚拟腹地,大幅度扩充香港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人才、市场。二是深圳国际化营商环境迅速且系统性升级,将大幅提升城市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深圳基础设施与办公楼的使用效率以及本地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是颠覆性破解深港合作困局,将地方间传统的招商引资零和竞争转变为制度型深度合作,捆绑式互补多赢发展。四是促进外部流入式增量发展并持续改善两地产业结构与大湾区竞争力有可能通过“(香港市场化、国际化、及开放制度)+(深圳/大湾区深厚的空间、产业、与市场腹地)”吸引全球跨国企业在深港深度合作“经济特区”(双循环衔接带)落地。

  “双循环衔接带的制度创新就是要维持‘一国两制’及在岸与离岸区别下,通过双体系并行、重叠、相互嵌入,推动跨双循环衔接带城市深度合作协同发展。”肖耿表示。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报告会内容丰富,剖析深入,阐释精当,为大家在双循环发展的制度创新方面寻求新思路、探索新视角,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向发展寻找新机遇,探明新方向,对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