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内容简介

来源: 2025年06月18日 17:17

  本报告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总体要求,特别是2025年前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为依据,重点围绕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6+1+4”制度框架设计),即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并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等,共计推出78项法律、法规和规定,初步形成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各领域细化的制度安排,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经成为我国最为开放的区域。同时,一系列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基础的实施细则的出台为2025年前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南自由贸易港具体制度体系的形成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吸收外资的强劲增长,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口额达1063亿元,同比增长24.5%,明显高于同期全国14.5%的增速;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明显高于全国同期同比22.2%的增速,而且形成了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安排相匹配的国际贸易形态,在货物贸易领域,免税品贸易、转口和离岸贸易成为重要贸易方式,新型加工贸易也开始启动。在服务贸易领域,以数字技术支撑的计算机、信息和软件服务成倍增长,支撑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发展迅速,教育服务贸易开始启动。

  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5年前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海南进一步形成细化的制度安排,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试点基本建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体系,对标CPTTP等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率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与高水平投资相关的规则。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正在谈判的多边框架下投资便利化措施为依据,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便利化政策体系。以制度系统集成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高度推进国际旅游服务的制度集成。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系统性制度安排,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建设。重点园区要探索园区新增长点,努力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的交汇点和核心承载区域。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要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本身的特点,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要形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匹配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体系。形成与海南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相关的具体条例,制定专门产业促进方面的条例和制定市县促进贸易和投资条例。

  该书获海南省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研究报告三等奖。

  主编:王惠平 执行主编:赵蓓文 沈玉良

  编写单位: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书内容链接如下: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2947505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