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旅琼哲学社会科学家联合会专家提议:在海南自贸港共建中新高质量发展合作区
近日,在出席“三亚智库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海南省旅琼哲学社会科学家联合会专家郑新立提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共建中新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建议。
中央政研室原副主任、海南省旅琼哲学社会科学家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席郑新立指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共建中新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符合中新两国对外开放合作创新的新科技革命发展大趋势,符合两国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瞩性伙伴关系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就把向“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学习作为外交重点,先后派出多批干部赴新加坡学习。1986年,时任福建省厦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2次前往新加坡学习,并制定了“三步走双梯度”的自由贸易港方案。2018年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海南省多次选派优秀干部到新加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海南期间提出“海南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高质量发展是海南的根本出路”,去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共建中新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是借鉴国际经验、借助国际力量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郑新立建议,引入新加坡大宗商品国际交易经验,筹建国际种子(海南)交易中心。新加坡虽然不产粮食,但因拥有自由贸易港吞吐、结算功能,每年交易约占全球20%的农产品,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重要交易场所。海南是我国重要的种业科研、生产、展示基地,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海南从事育种种业企业3000多家,种业年增加值突破14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但海南种业交易功能尚未实现。可与新加坡合作,借助其经验筹建国际种子(海南)交易中心,带动海南种业市场融入国际市场,有望带动仓储、物流、结算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会长蓝伟光在发言中表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共建中新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符合中新两国长期以来的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基本国策。从中新两国合作实践看,目前已有中新苏州工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重庆互联互通等两全合作项目落地,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注重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体现了双方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承诺。
相比之前中新合作项目,海南在人文相亲、地理相近、经济互补、区位优越等方面更具优势。现任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祖籍海南文昌,海南、广东、福建3省华侨占新加坡常住华人华侨人口的70%以上;海南实行的“三税”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自由贸易港政策,与新加坡自由贸易港政策高度相似相通;两地航空距离仅3小时,航运仅1000海里。海南自由贸易港面向东盟、背靠祖国大陆超大规模市场的区位优势,在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承担起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使命,相信双方的合作拥有更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可行性。
蓝伟光建议,通过新中双边联合委员会共建中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研究院,共建中新两岸科创园区,定位于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出大应用场景,聚焦产学研相结合,以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价值共创为职能,促进政策协同破壁,技术整合强产业,规则对接拓市场,搭建中新优势互补、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的三位一体的平台,为外企、外资研发中心入驻提供全流程服务,吸引离境创新创业人才聚集。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社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省旅琼哲学社会科学家联合会是联系旅琼哲学社会科学家专家的社会组织,2024年10月底正式挂牌成立,旨在联络、组织、凝聚旅琼哲学社会科学资深专家,紧密围绕海南自贸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