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者视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华文化底蕴

来源:时间:2023-05-25 15:4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核心就是“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思想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成果。探究“六个必须坚持”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有助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精神特质、理论品格、实践路径、工作方法、格局胸襟,有助于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精髓和文明特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人民至上反映根本的价值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原则和价值立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列为党百年奋斗十条经验之一。在“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都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体现。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价值立场。一方面,主张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创造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超越“物的依赖”和“资本逻辑”而走向推进人本身全面发展的时代,丰富了“人民至上”的哲学理念。另一方面,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百姓心为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民为邦本等思想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要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贯起来。中华文化的民本思想既阐发“民”的历史作用,又表达为“民”的优良传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论述,表达了爱民、尊民、重民、靠民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英雄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毛泽东曾把人民群众比喻为中国革命“真正的铜墙铁壁”。习近平总书记将建党初期的红船精神概括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等,突出了“为民”。苏区精神内涵为“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等,体现“为民”主张。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取得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2020年9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伟大抗疫精神内涵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凸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情怀。坚持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中华文化为政以德、民为邦本、一心为民等价值立场形成人民至上的深厚文化底蕴。

  坚持自信自立彰显内在的精神特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成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是党领导人民在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立出来的,贯穿始终的就是自信自立,保持自信自立精神状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蕴含了坚持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自信自强”列入大会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界定了自信自立的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近年来,我们坚持自信自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自立的根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这是自信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智慧结晶,是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道德观等的重要体现,是自信自立的源泉。《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自身生生不息的力量对事物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即倡导自强不息、生生不息。《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指的是要成为强者、智者必须要自身强大。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独立自主就表现了自信自立。延安精神的内涵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集中体现了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内涵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体现了自强、自立、自主的担当气魄,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精神,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又体现当今中国爱国强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有定力、有主见,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自信”。中华文化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特质奠定了自信自立深厚的文化底蕴。

  坚持守正创新呈现鲜明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坚持理论创新、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成的宝贵经验。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守正创新”列入主题。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守正的目的,要做到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将守正创新提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是基于大历史观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守的“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不动摇。创的“新”是依据“正”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开创新的局面,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表述中华民族鲜明的禀赋、中华文化深沉的内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守正创新精神品质。守正,语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礼记》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我国古代在治国理政、人文、军事、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领域创造硕果,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春秋时期管仲大兴改革创新,使齐国强盛。战国时期商鞅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郡县制等变法求新策略,为秦国完成大一统奠定基础。历史上的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哲学家培根高度评价中国人的创新发明给全人类带来的重要影响,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教派和人物能比这些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科学家以极大的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形成“两弹一星”和新时代航天精神,传承了精神命脉。“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在优秀传统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前人没有走出的道路,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中华文化坚守正道、革故鼎新的理论品格形成守正创新深厚的文化底蕴。

坚持问题导向揭示发展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所谓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实践路径。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他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人民生活“美好不美好”、国家“强不强”、世界“太平不太平”、政党“硬不硬”、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生机活力”等根本问题,不断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问题意识。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写成《天问》长诗,诗篇表现了大胆怀疑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国家航天空间站“问天”系列、行星探测“天问”系列取名“问”,延续了这种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礼记·中庸》载“审问之”,要求以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去思考和把握。革命年代,正是紧紧抓住革命问题,回答时代之问、前途之问,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成就。面对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如何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夺取革命最终胜利的问题时,井冈山精神作了解答,即“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不断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继续前进等问题,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将探月精神概括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此“勇于探索”、勇于“问天”的精神延续了“两弹一星”精神。中华文化问天寻梦、探索实践路径形成问题导向深厚的文化底蕴。

  坚持系统观念体现基本的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面、系统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的工作方法。系统观念主张,要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用普遍联系的、辩证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系统观念要求一体性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新时代统筹“两个大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学习等,都体现了系统观念和整体性思维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表达系统观念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系统观念蕴含在各种思维中,诸如“欲治者因势”的战略思维、“法令行则国治”的法治思维、“鉴古知今”的历史思维、“祸福相生”的辩证思维、“知止不殆”的底线思维、“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思维等。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倡导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等观念都体现了在自然、个体、社会之间的系统关系。革命年代,作为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就是系统观念的丰富实践。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战略思想体现了系统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路精神”表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精神,以系统观念,视军民为一家,开通的是民族团结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观念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全过程。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女排代表时指出,要弘扬新时代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其“团结协作”就是系统观念的表现。中华文化通观全局、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形成系统观念深厚的文化底蕴。

  坚持胸怀天下显现宽阔的格局胸襟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胸怀天下的格局胸襟是必然之义。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宽阔的格局胸襟。胸怀天下指的是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全球发展为视域,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人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文化融通、互联互通,货物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一,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出并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的重要体现,契合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中华文化自古提倡“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和而不同理念追求天下一家、天下大同。正是有此“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国谱写过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过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繁盛气象。古丝绸之路让茶叶、瓷器、丝绸等融入西方语言和词汇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明胸怀天下格局的重要性,倡导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的历史性壮举,表现邦交天下的情怀。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包括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等,都是胸怀天下的集中表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倡导并实践“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无不是对胸怀天下的最好阐释。中华文化天下情怀、和而不同的理念形成胸怀天下深厚的文化底蕴。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发展,集聚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其价值立场、精神特质、理论品格、实践路径、工作方法、格局胸襟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对于坚持文化自信自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娟 施保国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