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海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省社科院院长王惠平出席报告会。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娜主持报告会。海南省图书馆馆长何凡予代表省图书馆在报告会上接受丛中笑捐赠图书。来自我省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以及各高校的师生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约200人现场参加学习,约1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观看。
王选生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被誉为“当代毕昇”。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荣誉。王选的一生与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的时代变迁紧紧相连,充满传奇色彩,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典范。
丛中笑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大力表彰、宣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进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大师,王选的科学家精神带有典范意义,值得深入挖掘总结。王选的人生经历和科研历程是探寻王选成功的内在关键因素,从中可以总结出独特的“王选精神”,而这又可以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产生共鸣,对我国杰出科技人才的精神世界塑造意义重大。
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会,丛中笑从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他为什么成功,大家风范、魅力永存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故事,深刻讲述王选院士的人生历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带领大家走进王选的世界,感悟王选精神。
丛中笑表示,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明人,掀起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王选的发明,使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却被某些专家预言为“计算机时代掘墓人”的汉字,进入了光驰电掣的信息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王选的发明为核心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技术革命”,被评选为25项“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之一,位列第二,以一票之差仅次于“两弹一星”。
王选精神有哪些?丛中笑指出,是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细致踏实的工匠精神,顶天立地的开拓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甘为人梯的大师精神,淡泊名利的大家精神,挑战生命的超凡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学习和传承王选等科学家的精神,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丛中笑表示。
报告会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科研领域大力学习和弘扬“王选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弥补、互相促进,携手合作。团结一致,共同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新的辉煌。
各省市区社科联
各省市区社院
海南高校、研究院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8栋,邮编:571199,电话:6533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