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8月29日深夜,三亚吉阳区干沟村草丛里传出的虫鸣声尤为清脆响亮。在灯光下、帐篷里,身穿防护服的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支援三亚抗击疫情的志愿者曾涛和韩磊正在坚守干沟村疫情防控卡点,管控好出入口,这是他们支援三亚抗击疫情的第四站,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抗击疫情,他们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一、建言献策,推动开通特殊旅客申报通道
8月7日,省社科联(社科院)派出曾涛和韩磊等志愿者加入省直机关第一批青年志愿服务队,支援三亚抗击疫情,他们的首站是海棠区青田村。
在海棠区青田村,曾涛和韩磊主要负责核酸检测采样点及周边环境清洁消杀的工作,人手不够时,还要协助做好维持秩序和搬运防疫物资等工作。村子里有不少老年人,不知道怎么打开健康码,他们便上前去帮忙,有时需要来回讲上好几次——不少老人前一刻学会了,没几分钟后又忘了,他们又耐心地教下去。
8月9日,根据海棠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安排,曾涛和韩磊被派往海棠区福海棠酒店,服务疏导滞留游客。他们负责向滞留游客解释相关政策,做好安抚工作,调查了解有离岛意愿的游客数量,确认游客返程目的地,引导游客做好机票购买、离店准备等,认真核验游客离岛条件,协调指导做好游客乘车转运工作等,确保滞留游客有序返程
因为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来回奔波要耗费人力和精力,还很影响休息。因此他们向领队建议:“我们打算不回驻地了,就待在酒店随时待命。”为了更好服务滞留旅客,他们于8月11日正式入驻海棠区福海棠酒店。
工作中,他们努力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其间还向海棠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建议设立特殊旅客优先安排返程申报机制,建议得到重视并采纳,经过青年志愿服务队海棠区中队与海棠区的协调沟通,海棠区滞留游客服务专班于8月13日上午正式开通特殊旅客申报通道,并安排专员处理申报事宜。
二、争分夺秒,深夜护送游客成功登机
8月10日23时许,在海棠区福海棠酒店服务疏导滞留游客的曾涛和韩磊接到武汉滞留旅客返程的紧急通知,该酒店有五名来自武汉的游客符合离岛条件且有急事回家处理,但由于离飞机起飞时间较近,游客错过购票时间。经请示海棠区相关负责人,为更好服务这一家5名游客能早日回家,在认真核验完成旅客的核酸检测结果后,已经在酒店坚守一天的曾涛和韩磊不顾疲惫,冒雨为游客搬运行李。
大巴车到达酒店时已经8月11日凌晨1时30分,游客很担心赶不上补票和登机,但是为了达成游客尽快回家的强烈愿望,他们义不容辞地陪同游客登上前往送机的大巴。“当时,就想着就算游客赶不上飞机,也希望能安全再把游客护送回来。”曾涛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做出最大的努力,终于赶在安检口关闭前几分钟到达,又经苦心沟通,最终成功补票并办理登机手续,安全把五名武汉游客送上飞机。送走武汉游客,已经将近凌晨4时。
凌晨5时许,他们几经周折回到驻地,虽然疲惫,但能圆满完成当天任务,他们倍感欣慰。休息不到一个小时,清晨6时30分的闹钟又按时响起,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福海棠酒店,继续投入到了新一天工作任务中。
三、多方协调,助力怀胎九月孕妇回家待产
8月14日,在服务外省旅客返程过程中,曾涛和韩磊遇到一位特殊的“客人”,福海棠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林女士,已怀孕九个多月,但因疫情原因从8月初就滞留三亚。由于林女士没有家人在三亚,急需早日回到海口家中准备待产,但其咨询多方均无果。他们得知此事,积极主动帮助林女士,经过多方协调,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下,林女士的丈夫将其接回海口。
如果滞留旅客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曾涛和韩磊都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成功地安排了许多滞留旅客顺利返程,有被服务的滞留游客想向他们赠送锦旗表达谢意,被他们婉言拒绝。“都是应该做的,欢迎下次再来海南。”
8月16日,根据海棠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曾涛和韩磊的服务岗位再次更换,前往海棠区游客集散中心开展疏导滞留游客工作,组织前往机场的游客有序登车,提醒旅客扫码乘车,核验乘车凭证,核验游客离琼码和地址信息是否与航班目的地相同,如游客机票目的地与通过申请的离琼码的居住城市不一致,及时通知游客修改,并跟车将游客送达机场,直到游客登机。
在海棠区游客集散中心疏导滞留游客的一个晚上,23时左右,一个带儿童的滞留游客家庭到游客集散中心候车,准备前往提前机场乘坐飞机,但后得知是第二日航班,按规定不能提前去,原来住的地方已退房无法回去。韩磊得知这一情况后,把自己配发的驱蚊花露水给游客使用并带走用,并为游客联系了住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9日,曾涛和韩磊共服务保障来自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地的200余名滞留旅客顺利返程。
四、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使命
“穿防护服值守高风险点,耳朵被勒破皮,被汗水浸得生痛,但仍然坚持着。”这是曾涛值守干沟村疫情防控卡点的真实写照。韩磊经常在执勤时热得满头大汗、浑身湿透,穿防护服值守卡点时被热得心慌头痛,但仍然坚守岗位。8月19日起,根据工作安排,曾涛和韩磊从海棠区游客集散中心转战吉阳区干沟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辛苦的夜班,协助开展社区封控巡查工作,值守高风险区(点)卡点,巡查封控区,核查保供车辆通行证,派送重要物资等任务。
做好核酸检测采样点保障工作、用心用情服务滞留旅客,温暖旅客回家路、帮助待产孕妇回海口、克服困难坚持值守卡点、积极建言献策……从三亚市海棠区青田村到海棠区福海棠酒店,再到海棠区游客集散中心,直到现在所在的吉阳区干沟村,8月7日以来,曾涛和韩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抗击疫情岗位不断变化,不变的是他们抗击疫情决心,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抗击疫情,他们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比起更辛苦的医护人员,这点苦不算什么,希望真正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韩磊说。
曾涛则表示,在疫情防控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将滞留游客人员的诉求时时放在心上,积极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体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十余天,曾涛和韩磊全力支援三亚抗击疫情,不断快速熟悉适应新岗位,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为打赢我省疫情防控战作出社科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各省市区社科联
各省市区社院
海南高校、研究院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