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环境规制技术诱导视角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成果评介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环境规制技术诱导视角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课题编号:HNSK(YB)20-47),由三亚学院石丹主持完成,最终成果形式为系列论文,结项等级为优秀。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的背景下,科学阐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理和运行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坚持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统一,回答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及其分解后的收敛速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空间结构特征中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显著等问题,实现了对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收敛性和影响机制的全景式揭示和解释,为新发展理念下的空间格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环境规制强度是否可以通过作用于要素配置结构调整间接地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既是对波特假说中环境规制“要素配置观点”一次较为有益的理论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迷雾”关系,有利于优化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观点
通过环境规制强度的调整来促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共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迷雾”关系阻碍了恰当性环境规制政策的选择与实施。根据数理分析,课题组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就直接效应而言,不考虑环境规制调整的间接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率的直接影响由正转负,两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二是就间接效应而言,不论区域经济体类型,环境规制强度提高,要素配置结构调整的间接效应为正,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程度调整的间接效应为负。三是就总效应而言,环境规制强度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总影响是否为正取决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大小。在要素价格黏性假定下,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程度调整的间接效应可能不明显。因此,环境规制强度较弱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整体促进作用较大,而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由于直接效应和要素配置结构调整的间接效应相互抵消,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整体促进作用会相对较小(甚至为负)。实证检验表明:(1)就环境规制的直接效应而言,数理与实证分析结果一致,皆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2)就环境规制的间接效应而言,环境规制可通过作用于要素配置结构以及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程度的调整间接地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率。但并不能显著地改变本地要素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并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率,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主要来自于要素配置结构调整渠道;(3)就要素配置结构调整间接效应的特征而言,相较于资本节约型经济体,资本密集型经济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更大。另外,随着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呈现出递减特征。
三、课题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及效率
根据研究发现,课题组建议: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是要在开放与创新层面加强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改善开放与创新的物质基础并进而整体提高开放与创新的成效。二是要加强制度性体制对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扶持作用和引导作用,构建区域财政、民政与环保部门的协同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治理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成果共享以及城乡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科学认识地区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深化区域发展规划布局,实现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其次,从环境规制角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课题组建议:一是完善环境补偿机制,提高环境规制强度。除了继续加强环境规制的行政干预外,为避免地区间环境规制的竞次竞争,还需要尽快确定环境补偿机制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建立环境损失评估和补偿标准,设立环境补偿基金,完善监督和审计程序,并进而促进地区环境规制强度提高至最优水平。二是推动资本节约型经济体建设,扩大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应提供资金、政策和市场支持,鼓励企业主动改进技术,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推动资本节约型经济的转型发展。向资本节约型结构进行调整,不但能够缓解当前环境规制的不利影响,在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同时,更能够扩大环境规制政策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降低要素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为降低要素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理论上可缓解其要素错配的损失,亟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消除地区间的市场分割,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商品和要素的有效流动,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带来的损失,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课题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主要体现为:一是构建合理的数理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机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证结果进行针对性解读,进而结合现实情况优化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二是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收敛特征进行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揭示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收敛性和影响机制,有利于探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作用。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